塑料瓶是一种常用的饮料和食品包装,为了管控塑料瓶的外观颜色质量,就需要在指定的光源条件下进行检测分拣,本文就给大家带来塑料瓶测色常用的标准光源,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塑料瓶颜色差异的原因:
塑料主要是通过合成树脂及各种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原料一般为透明或者乳白色,通过染色处理之后,才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不过受到不同批次原料、工艺的影响,就可能导致塑料件产生颜色上的差异,因此对于颜色要求比较严格的厂商来说,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
1、原料因素
a.树脂本身的特征对塑料制品的颜色、光泽度有很大影响,不同树脂的着色力不同,并且有些材质的塑料本身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考量原料本身的材质及颜色,对塑料着色配方设计有很大影响。
B.原料的色光也是塑料配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配置白色或者浅色塑料时尤为重要。
C.耐光性较好的塑料,可以根据其原始颜色考虑配方,而耐光性较差的塑料,在考虑着色配方时,必须考虑耐光差易变色这个因素,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2、染色剂因素
目前塑料染色一般都是通过色母或者染色造粒(色粉)两种方式,染色剂是塑料件产生色差最主要的因素,塑料件色质直接取决于染色剂基色的好坏,不同染色剂的热稳定性、分散性、遮盖能力不同,就会导致塑料件颜色产生很大的偏差。
3、加工工艺
在塑料件染色加工过程中,注塑的温度、背压,设备工艺、环境清洁度都会导致塑料件颜色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就需要保持注塑设备、环境的一致性,稳定的注塑工艺是保证塑料件色差在合格范围内的关键步骤。
塑料瓶颜色分拣用标准光源:
传统的颜色方法就是用人眼直接目视观察,由于测色结果容易受到光源、光照条件影响,从而导致塑料瓶颜色评价结果出现偏差。为了统一颜色检测照明光源,CIE就推荐的标准光源。在塑料瓶颜色分拣车间,就可以在标准光源照明条件下,来分辨样品的颜色差异。
标准光源灯箱是指由标准照明体制作的对色灯箱。标准照明体是指特定的光谱功率分布,这一光谱功率分布不是必须由一个光源直接提供,也不一定能用一个光源来实现。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四种标准照明体A、B、C、D和三种标准光源A、B、C。近年来,随着国际纺织市场的变化和不同要求又出现了D65、CWF、TL84、UV、HOR等多种标准光源。这些标准光源都是各国纺织品商根据销售市场需求而制订的。这些光源代表了不同的色温和照明条件,为了适应对色的需要,大多数标准光源灯箱由多只不同的光源灯管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