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标准光源箱做色彩管理?很多用户都不理解色彩管理的价值之所在,所以有时候为了“图省事”节约成本,最终却造成更大的损失。本文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色彩管理的方法。
为什么要做色彩管理?
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开始重色产品的色差。比如服装纺织行业,不同颜色的衣服可以满足各种客户不同的偏好;印刷行业,不同的色彩的纸张页面,可以极大的提升用于的浏览欲望;而家具建材等行业,也需要在比表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的油漆,以迎合用户的需求。
想要让产品展现出更加精准的色彩,我们就需要进行色彩管理。由于产品生产都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光源环境的改变,颜色就很容易产生偏差。如果没有科学的色彩管理系统,那么最终产品的颜色就很难保证,最终可能就导致客商投诉、退货,严重影响品牌声誉。
色彩管理有哪些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色彩管理方法就是目视法及仪器测色法。
目视法就是通过人眼去观察。传统的目视法由于光源环境的改变,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经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人们在自然光下观察到的颜色更为精准。然后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能时时刻刻保证在日光下对色,为了统一颜色校对时的光源环境,CIE组织就规定的标准光源的概念。
标准光源箱就是一种可以模拟多种人工日光的照明灯箱设备,可以用于印刷、纺织、油漆涂料、电子、化妆品等行业的颜色管理领域。
仪器测色法主要就是模拟人眼来检测物品的颜色差异,主要可以分为光电积分法和分光光度法。
色差计主要应用的就是光电积分法,它可以检测出样品和标准品颜色之间的差异,但不能精确测量出色源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这种检测方法,测色准确度是与仪器符合卢瑟条件的程度有直接关系的,因此不同仪器测量的色差数据无法交流。
分光光度法通过探测样品的光谱成分确定其颜色参数,不仅可以给出X、Y、Z的绝对值和色差值E,还可以给出物体的分光反射率值,并可以画出物体色的分光反射率曲线。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色彩管理系统主要步骤:
色彩管理系统包含的工作有三步骤:设备校正、特征化和色彩转换。合称色彩管理系统的3C。
设备校正。校准是将每个设备(显示器、扫描仪、印刷机)调整到定义的标准状态的方法,使设备能够从一特定的颜色输入值产生可预见的颜色。通常为了补偿设备的老化或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
设备的特性化,就是对不同设备的色彩表达能力和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的描述,简言之,就是获取描述各设备色彩特性的特性文件,其核心就是提供将某一设备的色彩数据与设备无关色空间中色彩数据进行转换所需的必要信息。设备特性化是色彩管理系统工作的核心。
色彩转换。不同设备的色域范围不同,实现彩色图像色彩信息的精确复现需要在不同的数字设备之间进行颜色数据的转换,在色彩管理系统中都借助色彩管理模块(Color Management Module,简称CMM)来实现这一功能,CMM模块依据特性文件所描述的设备颜色特性进行不同设备间的颜色数据转换。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为什么要做色彩管理?怎么做色彩管理?”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色彩管理知识的用户,可以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