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是指物质材料本来的颜色,光源色是指发光体的颜色或某一特定空间光源的颜色,环境色是指某物质材料所接受到其周边其他物质反射的色光。那么,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什么关系?环境色对物体色有什么影响?本文为大家做了介绍,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固有色意指物质材料本来的颜色。然而,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不同的亮度、光色或照射角度,物质材料会形成不同的光照状态,也就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因此,物质材料在理论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色彩。之所以会形成固有色的概念,是因为太阳光(及其反射与漫反射)在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比较稳定的白光,物质材料在这样一种“常态”下所呈现的色彩,会给人们留下相对固定的印象。另外,除非光照条件偏激化,比如被单一色光照射,否则,不同的物质材料相互之间的色彩关系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就以这种相对固定的印象去认定物质材料的颜色。可见,固有色其实就是基于人们在日常白光下的视觉习惯或知觉经验而认定的颜色。
不同的物质会形成相近甚至相同的固有色,而不同的固有色就肯定意味着有不同的物质。固有色是人们对物质材料色彩属性的主观认定。物质材料的色彩在固有色的基础上还会依据外部条件而发生变化。这些外部条件就是所谓的条件色,条件色分光源色与环境色。
光源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光源色通常就是指发光体的颜色,广义的光源色是指某一特定空间光源的颜色。例如某一空间的光照若来自天空,天空的颜色就是这个空间的光源色。又如室外漫反射的光色就是室内的光源色。广义的光源色也可被视为亚光源色。光源色及亚光源色会以自身的颜色影响所照射到的物体的颜色。
在某一单色光源的照射下,与光源色相同颜色的物体,其颜色会特别亮,以至于可能会有白色的感觉。而与光源色差别很大颜色(如补色)的物体,其颜色就会特别暗,以至于有黑色的感觉。这是由物质对光色的反射与吸收的原理所造成的现象。某物质之所以呈现某种颜色,就是因为它会吸收该颜色以外的色光,而反射该颜色的色光。因此当某物质的固有色遇到相同颜色的光源色,就意味着可供反射的光色会很多,所反射的光色就特别强,亮度也就特别高;反之,当某物质的固有色遇到与之差别很大的光源色,就意味着该光源色中不含或少含该物质的那种固有色,即可供反射的光色就很少,当其光色被该物质大量地吸收后,该物质的亮度就会很低。尤其是遇到互补的光源色,那就最为明显。
环境色指的是建立在反射原理基础上的光色。就是某物质材料所接受到其周边其他物质反射的色光,可以理解为“弱光源色”。在单一光源之下,环境色就来自于某形体的受光部发出的反射光。受反射角度与反射亮度的局限,它所能明显影响到的地方就是形体的背光部。而受到环境色“照射”的背光部自然就会比其他地方明亮一些,该部位往往就被称为“反光”。
如果这样一种环境色,成为另一环境中最强甚至唯一的光照来源,那么,这个“小光源色”就变成亚光源色。比如一个房间最强甚至唯一的光照来自一个窗口,而窗口正对着一堵红墙。当红墙所反射的红光成为这个房子最强甚至唯一的光照来源时,于是,环境色就转为光源色了。
光波本身没有颜色,光的色彩更多反映在被光照射的物体上。我们将光源照射下呈现的颜色,分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固有色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在自然光源下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固有色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色彩,因为自然光源并不是恒定的,所以物体的固有色也非恒定。它常常是人们凭借视觉经验的积累深刻记录在头脑中,逐渐对物体颜色形成的一种共识。就像生活中,我们常常说的树叶是绿色的,海是蓝色的,沙滩是黄色的,都是人们习惯的对物体固有色的描述。
光源色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滑不透明物体上呈现出的颜色。它主要是由光源发出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决定。光源的光谱涵盖所有波长的光就会呈现平衡的白色,但日常生活中的光,很难有完整的光谱色出现,光源色就会根据所含波长的光的比例强弱或缺少一部分,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不同光源色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如在一白色物体上打蓝光,其受光部分会呈现蓝色,如果改打红光,那么受光部分会呈红色。由此可见,光源色是影响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
环境色是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反射颜色的影响所呈现的色彩反映。在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物体均受到光源和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色实际上是光源色作用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混合色。因此,光源色和环境色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有时会互相转换,如果环境色的强度超过主光源,环境色就会变成光源色。
物体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都会受到邻近物体颜色的影响,使其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表面光滑的物体、颜色较淡的物体,低调部分颜色变化尤为显著。物体受环境物体颜色(环境色)的影响自身颜色发生变化,一般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
1.由于周围物体的反射光映在主物体的表面,改变了主体物表面原来的颜色。如一个白色的物体放在许多红色物体环境之中,白色物体表面就有了红色的味道,相反,若置于绿色物体环境中,它却又带上了绿颜色。
2.由于环境色与主体色产生了对比现象,使主体色发生了变化。主体色与环境色不同,相互之间便产生了影响,引起颜色的改变。这种现象叫颜色的对比。由于颜色的对比,使物体色向环境色的补色方向变化。如环境为绿色,物体色中就有绿色的补色——品红成分。这种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如剪一小块黄纸,放在蓝纸中央,由于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结果就感到黄纸更黄、蓝纸更蓝,特别是临界处感觉最明显。
环境色对物体颜色的影响,第一种现象是物理现象,比较简单,第二种现象是颜色的对比引起人主观感觉的变化,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并不是真的黄颜色与蓝颜色并置在一起,黄的颜色成分、蓝的颜色成分都增加了。